那年去香港玩,各个游记里面都说要做轮渡过海,是一种极不寻常的体验,后来就去坐了,结果就感觉,那些写攻略的人都不是武汉人,都没有坐过武汉的轮渡,怎么知道原来我大武汉的轮渡那种无以言表的气魄与魅力。
几十年了,轮渡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,已经是很有魅力了,上下班必经的一段,冬天有高高长长的台阶要走,夏天能从堤外看见轮渡浮在头上。轮渡上总有些兜售小商品的商贩,印象最深就是那个太婆“划得来呀划得来!”(记得这个卖挖耳朵勺和假金戒指那些东西的太婆的亲,还不举手?),后来还有一些青年提着移动的音箱,在船舱里抱着吉他唱歌,虽然这已经是后来轮渡功能慢慢退化的时候了,但是始终,轮渡作为武汉城市的象征,或者武汉人生活的一部分,一直就如江水一般的存在,对,就是那种它一直在那里慢慢的存在着,你感觉不到,但是如果有哪一天你离开了,你就会立刻感觉缺点什的那种。
现在,轮渡的交通工具功能已经在逐渐退化,特别是晚上,长江两岸有灯光秀,轮渡就成了最廉价最方便的观景平台,这个时间就改成“零点轮渡”的观光了,当然票价也贵了许多。
几十年了,轮渡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,已经是很有魅力了,上下班必经的一段,冬天有高高长长的台阶要走,夏天能从堤外看见轮渡浮在头上。轮渡上总有些兜售小商品的商贩,印象最深就是那个太婆“划得来呀划得来!”(记得这个卖挖耳朵勺和假金戒指那些东西的太婆的亲,还不举手?),后来还有一些青年提着移动的音箱,在船舱里抱着吉他唱歌,虽然这已经是后来轮渡功能慢慢退化的时候了,但是始终,轮渡作为武汉城市的象征,或者武汉人生活的一部分,一直就如江水一般的存在,对,就是那种它一直在那里慢慢的存在着,你感觉不到,但是如果有哪一天你离开了,你就会立刻感觉缺点什的那种。
现在,轮渡的交通工具功能已经在逐渐退化,特别是晚上,长江两岸有灯光秀,轮渡就成了最廉价最方便的观景平台,这个时间就改成“零点轮渡”的观光了,当然票价也贵了许多。
